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改善睡眠的常用药

2025.08.08 10:25

改善睡眠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及一些抗抑郁药和抗组胺药。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帮助缓解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阿普唑仑,通常用于短期治疗,能够迅速产生镇静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和唑吡坦,因其较低的成瘾风险而受到青睐,适合需要改善睡眠但又不希望产生依赖的人群。一些抗抑郁药如曲唑酮和米氮平也被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在伴随抑郁症状的情况下。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则常用于缓解过敏症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适合偶尔失眠的情况。

在选择改善睡眠的药物时,需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失眠的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药物的选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对于长期失眠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应结合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因其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容易出现副作用。

在使用改善睡眠的药物时,需注意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耐药性和依赖性。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虽然相对安全,但也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感。抗抑郁药和抗组胺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或嗜睡。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定期评估疗效与副作用,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药物并不能解决所有睡眠问题,若失眠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