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临床上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哪些

2024.12.03 11:23

临床上引起呕吐的原因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中毒等。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的多种问题可引发呕吐。例如胃部炎症,炎症刺激胃黏膜,使胃部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呕吐。像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还有肠梗阻,肠道被堵塞后,肠内容物无法正常下行,导致肠管扩张、逆蠕动增加,从而引起呕吐。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呕吐,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胃部炎症可能需要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肠梗阻可能需要解除梗阻原因。

2.神经系统疾病:当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时也会导致呕吐。如颅内压增高,常见于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增高的颅内压会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另外,前庭功能障碍,像梅尼埃病,内耳的淋巴液循环紊乱,影响到前庭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引起恶心呕吐的感觉。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要先治疗原发病,如降低颅内压、改善内耳循环等。

3.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呕吐。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在体内堆积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出现呕吐。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影响胃肠功能,导致呕吐。针对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引起的呕吐,要调整内分泌状态,如控制血糖、调节甲状腺功能等。

4.药物副作用:许多药物可能有呕吐的副作用。比如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胃肠道黏膜细胞产生损害,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其可刺激胃动素释放,使胃和小肠蠕动增加,引发呕吐。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出现呕吐副作用,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者使用止吐药物辅助治疗。

5.中毒:中毒是引起呕吐的原因之一。食物中毒较为常见,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的强烈反应,导致呕吐。化学物质中毒,如铅中毒,铅进入人体后会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呕吐。对于中毒引起的呕吐,需要尽快清除毒物,如洗胃、使用解毒剂等。

在面对呕吐症状时,不能单纯止吐,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等因素,准确判断呕吐的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防止因呕吐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