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患有先天性心室间缺损,应该怎么办

2025.03.05 16:30

患有先天性心室间缺损,应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先天性心室间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在心脏内异常分流。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先天性心室间缺损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缺损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对于较小的缺损,可能无需立即手术,定期随访和监测即可。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小缺损可能会自行闭合。对于较大的缺损或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胸手术和微创介入封堵术。开胸手术通过修补缺损部位来恢复正常心脏功能,而介入封堵术则通过导管技术将封堵器植入缺损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均需在专业心脏外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未进行手术或术后恢复期的患者。饮食上应保持均衡,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以减轻心脏负担。定期复查心脏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先天性心室间缺损虽为先天性疾病,但通过科学治疗和合理护理,患者仍可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