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长期吃降压药的危害

2024.10.12 11:00

高血压长期吃降压药可能存在低血压、肝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咳嗽等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低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如果药物剂量不当或个体对药物过于敏感,可能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起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是因为降压药过度扩张血管,使得心脏供血不足,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2.肝肾功能损伤:部分降压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等。

3.电解质紊乱:某些降压药,如利尿剂,可能导致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失衡。钾离子过低会引起心律失常、乏力等;钠离子过低则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

4.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一些降压药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或者影响血脂代谢,使血脂水平发生变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能引起刺激性干咳,这是由于药物抑制缓激肽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所致。

虽然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存在上述危害,但不能因此而拒绝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及相关指标,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危害的发生。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