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孩子一直流鼻涕、鼻子不通怎么回事

2024.11.12 10:43

孩子一直流鼻涕、鼻子不通可能是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感冒: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病毒侵袭。病毒入侵上呼吸道后,鼻腔黏膜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流鼻涕、鼻子不通的症状。感冒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期间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症状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

2.过敏性鼻炎:如果孩子属于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鼻腔黏膜会发生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会使鼻腔内的血管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产生大量清水样鼻涕,同时鼻子不通气。要确定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减轻鼻腔炎症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3.鼻窦炎:鼻窦黏膜受到细菌感染是鼻窦炎常见的原因。鼻窦与鼻腔相通,鼻窦发生炎症时,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会流入鼻腔,刺激鼻黏膜,导致流鼻涕。同时,炎症会引起鼻黏膜肿胀,造成鼻子不通气。需要就医明确诊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配合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

4.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如果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肥大,会堵塞后鼻孔,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鼻腔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出现流鼻涕的现象。如果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局部炎症。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孩子呼吸等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5.鼻腔异物:孩子在玩耍时可能会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异物在鼻腔内会刺激鼻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流鼻涕、鼻子不通。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将异物取出,取出异物后,鼻子不通和流鼻涕的症状通常会很快缓解。

孩子出现流鼻涕、鼻子不通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咳嗽、头痛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