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奥本汉姆征检查方法是什么

2025.09.30 16:08

奥本汉姆征检查方法是用于评估锥体束损伤的一种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技术,通过观察足部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判断病理反射是否存在。该检查主要针对下肢运动神经通路异常,尤其在怀疑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检查时需使受检者仰卧,下肢放松。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胫骨前嵴内侧自上而下施加持续压力滑行至内踝上方,动作需保持均匀力度。阳性反应表现为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即典型的巴彬斯基征表现。奥本汉姆征作为病理反射的一种,正常成人不应出现此反应,其阳性提示皮质脊髓束受损,常见于脑卒中、脊髓损伤或多发性硬化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需双侧对比,单侧阳性更具临床意义。

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滑行方向必须严格沿胫骨内侧缘。检查前应向受检者说明方法以消除紧张情绪,肌肉紧张可能影响结果判断。环境温度需保持适宜,寒冷可能诱发生理性肌阵挛导致假阳性。检查前确认受检者未使用肌松药物或镇静剂。需结合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如戈登征、查多克征综合判断,单一体征阳性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对于昏迷患者或婴幼儿,结果解读需谨慎,部分正常婴幼儿可出现生理性阳性反应。检查结果需与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