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总胆红素偏高会引起皮肤发黄吗

2025.08.18 16:37

总胆红素偏高确实会引起皮肤发黄。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的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从而使皮肤和眼白出现黄色。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产生的一种黄色色素,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其转化为可溶于水的形式,随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当肝脏功能受损、胆道阻塞或红细胞破坏过快时,胆红素的生成速度可能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此时,皮肤和眼睛的组织会吸收过多的胆红素,进而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与胆红素的浓度密切相关,轻度升高可能只在眼白处可见,而严重时则会使全身皮肤变黄。除了皮肤和眼睛的变化,胆红素升高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乏力、食欲减退等,这些都提示可能存在肝脏或胆道的问题。

在面对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定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对于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是由于肝炎引起的,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是胆道阻塞,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肝脏的健康,避免过量饮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都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胆红素偏高的情况不容忽视,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是维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