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输尿管下段结石应该怎么处理

2025.10.30 07:12

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处理方法包括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药物缓解疼痛和扩张输尿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形成更多尿液,冲刷输尿管并推动结石移动。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同时适当增加跳跃、爬楼梯等运动。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约80%的这类结石可在4周内自行排出。但需注意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

2.药物缓解疼痛和扩张输尿管: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缓解肾绞痛,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通过。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警惕头晕等副作用。对于合并感染的情况,需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通常持续2-4周,若无效需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周血肿。碎石成功率约70-90%,但较大结石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术后需配合药物和大量饮水促进碎屑排出。

4.输尿管镜取石术:采用纤细内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配合激光或套石篮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中下段结石,尤其对体外碎石失败者。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成功率超过95%。术后可能留置双J管2-4周,需预防尿路感染和支架管相关不适。

5.手术治疗:开放或腹腔镜手术仅适用于合并严重感染、解剖异常或结石直径超过2cm的复杂病例。手术可直接解除梗阻,但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警惕尿瘘等并发症。

出现血尿加重、持续高热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钙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不同治疗方法可联合应用,具体方案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个体情况综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