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药

2025.02.23 12:28

十二指肠溃疡可吃抑酸药、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抗生素、促胃肠动力药。具体分析如下:

1.抑酸药:抑酸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这类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即胃壁细胞质子泵H⁺-K⁺-ATP酶所在部位,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而且抑酸作用强、持久,能使胃内pH值升高至4以上的时间持续18小时以上,有利于血小板聚集和防止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促进止血和溃疡愈合。

2.抗酸药: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等。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提高胃内pH值,从而缓解胃酸对十二指肠溃疡面的刺激。抗酸药起效较快,能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症状。但是其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次服用。例如氢氧化铝在胃内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铝和水,氯化铝有收敛作用,可局部止血,但同时也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而且抗酸药不能从根本上抑制胃酸分泌,只是暂时缓解胃酸过多带来的不适。

3.胃黏膜保护药:胃黏膜保护药如枸橼酸铋钾。这类药物可以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黏膜的侵袭。枸橼酸铋钾还能刺激胃黏膜分泌黏液,促进黏膜修复。还具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溃疡面上形成的铋盐保护膜可以隔绝胃酸、胃蛋白酶等对溃疡面的侵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不过,服用铋剂可能会使舌苔和大便变黑,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4.抗生素:如果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加速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克拉霉素可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联结,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两种抗生素常与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使用,组成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但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阿莫西林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克拉霉素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等。

5.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存在胃肠动力不足,胃排空延迟的情况,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有助于改善症状。多潘立酮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这样可以减少十二指肠液反流,减轻反流液对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胃酸在胃内停留的时间,间接减轻胃酸对十二指肠的刺激。不过,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轻度腹部痉挛、口干等。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对于溃疡的愈合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