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胰腺炎是怎么得的

2025.01.11 17:05

急性胰腺炎主要由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胰管阻塞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胆道疾病: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等可使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导致急性胰腺炎。胆汁中的胆盐、溶血卵磷脂等成分对胰腺有损伤作用,胰管内压力升高也会促使胰腺腺泡破裂,引发炎症反应。

2.酗酒: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使胰泌素与缩胆囊素分泌增加,促使胰腺外分泌增加。同时,酒精还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导致细胞内的胰酶原过早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长期酗酒者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且病情可能较重。

3.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可促使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大量分泌,导致胰管内压力骤然升高。同时,十二指肠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使胰液排出受阻,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4.高脂血症:血液中过高的甘油三酯可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对胰腺腺泡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损伤胰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5.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出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使胰腺腺泡破裂,胰酶原被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最终导致急性胰腺炎。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饮食规律且避免暴饮暴食,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控制血脂水平,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