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做胆囊炎

2025.03.05 16:30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胆囊内胆汁淤积或感染引起。胆囊位于肝脏下方,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当胆囊受到刺激或阻塞时,容易引发炎症,导致胆囊炎。这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胆囊炎通常症状明显且发展迅速,而慢性胆囊炎则可能长期存在,症状相对较轻但反复发作。

胆囊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胆结石是导致胆囊炎的主要原因,结石阻塞胆囊管或胆总管,使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炎症。细菌感染也可能通过血液或胆道系统进入胆囊,导致感染性胆囊炎。长期饮食不规律、高脂肪饮食、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胆囊炎的风险。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慢性胆囊炎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

预防和治疗胆囊炎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囊负担。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于已经确诊的胆囊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能需要抗生素或手术干预,慢性胆囊炎则需长期管理,避免病情加重。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胆结石等潜在问题,也是预防胆囊炎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