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囊坏死

2025.03.05 16:30

胆囊坏死是指胆囊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死亡。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胆囊动脉阻塞或严重感染导致局部缺血,进而引发组织坏死。胆囊坏死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胆囊坏死的发生通常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密切相关。胆囊结石可能阻塞胆囊管或胆囊动脉,导致胆囊内压力升高和血液供应不足。急性胆囊炎也可能引发胆囊壁水肿和缺血,进一步发展为坏死。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外伤、血管疾病或手术并发症。胆囊坏死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或休克。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胆囊坏死是一种紧急情况,一旦确诊,通常需要立即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以去除坏死组织并防止感染扩散。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日常生活中,预防胆囊坏死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避免高脂肪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有胆囊疾病史的人群,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出现腹痛等症状时,应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胆囊坏死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