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血吸虫病会引起转氨酶高吗

2025.08.21 17:54

血吸虫病确实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血吸虫感染主要影响肝脏,导致肝脏的炎症和损伤,从而引发转氨酶水平的变化。转氨酶是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转氨酶水平升高。

血吸虫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生长和繁殖有关。感染后,血吸虫会在肝脏和肠道内形成卵,这些卵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肝组织的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进一步加重转氨酶的升高。血吸虫病还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这也可能影响肝功能,导致转氨酶水平异常。在血吸虫病患者中,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在面对血吸虫病时,注意观察相关症状非常重要。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乏力等症状,伴随肝脏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黄疸等表现。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及时进行抗寄生虫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肝脏损伤,降低转氨酶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肝脏的进一步损伤,如限制酒精摄入、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血吸虫病是必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血吸虫病与转氨酶升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及时的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