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食管裂孔疝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4.11.19 09:21

食管裂孔疝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裂孔部位的结构薄弱及腹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

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由膈肌脚环绕,起到固定食管和限制腹腔内容物上移的作用。当食管裂孔周围的膈肌脚结构松弛、肌肉萎缩或者发育不良时,食管裂孔就会变得宽大,这为腹腔脏器进入胸腔提供了解剖学基础。例如老年人由于肌肉退化,膈肌脚的张力降低,容易出现这种结构改变。另外,长期腹腔压力增高也是重要因素,像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妊娠等情况,会使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挤压腹腔脏器向压力较低的胸腔方向移动,从而促使食管裂孔疝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要尽量避免或控制。肥胖者应适当减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以降低腹腔压力。有慢性咳嗽或便秘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咳嗽和用力排便的情况。同时,避免过度弯腰、穿紧身衣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果出现烧心、反酸、胸痛等疑似食管裂孔疝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