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多因剧烈呕吐等腹内压骤然增加的情况引起。当腹内压急剧升高时,食管和胃连接部的黏膜被强力牵拉而撕裂,导致出血。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多为新鲜血。患者应避免剧烈呕吐,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补充血容量、禁食等,黏膜可自行修复。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等因素导致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溃疡。溃疡侵蚀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表现为黑便或呕血。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等。
3.急性胃黏膜病变:多由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引起胃黏膜的急性损伤。胃黏膜出现糜烂、出血等改变。出血量不定。应去除诱因,如停用相关药物,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主要由肝硬化等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静脉曲张破裂时,会引起大量出血,病情凶险,常表现为呕大量鲜血。治疗包括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内镜下止血如套扎、硬化剂注射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5.胃癌:胃癌细胞侵犯胃内血管可导致出血。胃癌患者多有腹痛、消瘦、食欲不振等表现,出血多为慢性失血,也可出现大量出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有消化系统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包括小肠出血、结肠出血,还有肛...
2020-01-03 11:16:40 315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肯定是器质性的疾病,要看出血是哪个原因引起来的,是良性病引起来的,还...
2019-12-03 19:58:50 233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会引起贫血吗
一定会引起贫血的。消化道出血顾名思义就是的血液经过破损的消化道黏膜进入到的肠腔,...
2020-06-23 15:53:39 245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要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溃疡病,胃溃疡、...
2020-11-12 20:53:22 315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一般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
2020-12-11 20:39:52 82次点击
胃癌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吗
胃癌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但是上消化道出血不一定就是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考虑有食管疾病、胃以及十二指肠疾病、肝脏、胆囊疾病,也有可...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在我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胃溃疡引起的吗
首先胃溃疡是可以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但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其原因还可以包括其他...
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如何鉴别?
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是呕血跟黑便,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还是会考虑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