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引起的

2025.01.07 17:5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位出血的情况,常见的原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炎、食管癌等。这种出血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及过度饮酒等因素有关。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扩张并易破裂出血。胃炎,尤其是急性出血性胃炎,也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重度饮酒、应激状态或药物刺激。肿瘤,如食管癌或胃癌,也可能导致出血,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吞咽困难等。除了上述原因,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等也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在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出现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医生通常会进行内镜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输血以维持血容量和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量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人群。长期服用药物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自行用药引起的胃肠道损伤。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上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