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转氨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转氨酶偏高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心脏疾病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饮酒、熬夜等可能导致转氨酶暂时偏高。在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肌肉代谢增加,可能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熬夜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一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转氨酶可逐渐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等、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肝脏细胞产生一定的损害,导致肝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

3.肝脏疾病:各种肝脏疾病是导致转氨酶偏高的常见原因。如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转氨酶从受损的肝细胞中释放出来。脂肪肝患者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肝细胞可能发生脂肪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造成肝细胞炎症损伤,转氨酶升高。对于肝脏疾病引起的转氨酶偏高,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控制脂肪摄入、调节免疫等。

4.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偏高。当胆道出现梗阻或炎症时,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积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因为胆汁反流进入肝脏,会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肝细胞炎症反应,使转氨酶升高。治疗胆道疾病,解除胆道梗阻、控制炎症是关键,如通过手术治疗胆结石、使用抗生素治疗胆囊炎等。

5.心脏疾病: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因为心脏和肝脏在生理功能上有一定联系,当心脏发生严重病变时,会影响到肝脏的血液灌注和代谢功能。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可引起肝脏淤血,肝细胞缺氧、受损,从而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转氨酶偏高,主要是积极治疗心脏疾病,改善心脏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发现转氨酶偏高,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