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谷丙转氨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是由肝脏疾病、药物因素、过度饮酒、剧烈运动、心脏疾病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疾病:肝脏是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的场所,当肝脏出现疾病时,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细胞受损,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对于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引发免疫反应,破坏肝细胞结构。脂肪肝则是由于脂肪在肝脏过度堆积,影响肝细胞正常代谢。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病理改变。针对肝脏疾病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偏高,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抗病毒、改善肝功能等。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例如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对肝脏有毒性的中间产物,干扰肝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谷丙转氨酶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必要时进行肝功能监测,一旦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过度饮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细胞。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影响肝细胞内的酶系统,导致肝细胞代谢紊乱,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谷丙转氨酶渗出到细胞外。减少饮酒量或戒酒是改善这种情况的关键,同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有助于肝脏修复的营养物质。

4.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谷丙转氨酶暂时升高。是因为运动时肌肉的能量需求增加,可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肌肉细胞中的谷丙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一般来说,这种升高是短暂的,经过适当休息后,谷丙转氨酶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5.心脏疾病:当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时,由于心肌细胞中也含有谷丙转氨酶,心肌细胞受损后,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偏高。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需要针对心脏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如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炎症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