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胃上逆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23 12:28

胆胃上逆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邪气、脾胃虚弱、肝胆郁热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舒,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失常,影响胆汁的排泄和胃气的和降,从而导致胆胃上逆。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同时胆汁也随之上逆。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长期刺激,可通过适当运动、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舒缓情绪。

2.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者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食积内停,阻滞中焦气机,导致胃气不降,进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引起胆胃上逆。日常饮食应规律,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以减轻脾胃负担。

3.外感邪气:外感六淫之邪,如寒邪、湿邪等,侵袭人体,若邪气入里,困阻脾胃,可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寒邪凝滞,湿邪黏腻,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和胃气的通降,使胆汁排泄不畅而随胃气上逆。应注意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邪气,在患病后及时治疗外感疾病,防止邪气入里。

4.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体虚,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和升降,脾胃虚弱则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也不能正常维持胃气的下降和脾气的上升,进而影响胆汁的排泄,导致胆胃上逆。可通过食疗等方式慢慢调养脾胃,如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物。

5.肝胆郁热:情志不遂或湿热内蕴等因素可导致肝胆郁热。肝胆互为表里,胆附于肝,肝热可传于胆。肝胆郁热会使胆汁排泄失常,胆汁上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从而出现胆胃上逆的情况。应避免过度饮酒、食用肥甘厚味等易生湿热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胆胃上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