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胆红素高会引起什么病

2025.02.23 12:28

肝胆红素高可能会引起黄疸、肝功能损害、胆结石、胆囊炎、溶血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黄疸:胆红素是黄疸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当肝胆红素高时,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超过正常水平后就会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发黄,即黄疸。这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提示肝脏代谢或胆汁排泄出现了问题,严重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新生儿,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对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损伤。

2.肝功能损害:肝胆红素高往往反映肝脏功能可能存在异常。胆红素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过高的胆红素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长期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进而影响肝脏的合成、解毒等其他功能。例如,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可能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等症状;解毒功能受损则会使体内毒素蓄积,危害身体健康。

3.胆结石:肝胆红素高与胆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高浓度的胆红素容易在胆囊内形成胆红素钙结石。一方面,胆红素代谢异常时,胆汁中的胆红素成分比例失调,增加了结石形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胆红素的析出和沉淀会成为结石的核心,逐渐吸引胆固醇、钙盐等物质附着,最终形成胆结石。胆结石会引起胆绞痛、胆囊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

4.胆囊炎:高胆红素血症可促使胆囊炎的发生。过高的胆红素会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的炎症反应。炎症状态下,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胆囊壁增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5.溶血性疾病:在某些溶血性疾病中,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出的胆红素增多,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肝胆红素升高。同时,持续的溶血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溶血性疾病本身还会引起贫血、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肝胆红素升高的因素。如果发现肝胆红素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