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发生在肝脏内部胆管系统的结石病,通常是由于胆汁成分不平衡、胆管感染或胆管狭窄等因素导致的。这种病症可以引起胆管阻塞,进而导致胆汁淤积,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胆管炎、肝脏损伤等。

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胆固醇、胆盐和胆色素等成分的异常代谢。胆汁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时,胆汁中的成分可能会沉淀形成结石。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尤其是在结石引起胆管炎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通常可以帮助医生确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取石、经皮穿刺引流等,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维持胆汁的正常成分。其次,保持适量的运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胆囊疾病或肝病史的患者,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腹痛、黄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维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