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心绞痛应该怎么治疗

2025.03.24 17:51

阵发性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心理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阵发性心绞痛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2.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阵发性心绞痛的治疗至关重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绞痛发作的风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心脏负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减少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阵发性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通过导管技术,将球囊或支架植入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术前需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等,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介入治疗无效或存在多支血管病变的阵发性心绞痛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CABG通过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重建血流通道。手术可以显著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功能、肺功能等,术后需密切监测,预防并发症。

5.心理干预:阵发性心绞痛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在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采用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心绞痛的诱发因素。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社会支持,提高心理韧性。对于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可考虑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心理干预需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相结合,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阵发性心绞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