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之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2025.09.15 22:25

骨折后饮食需注意增加钙质摄入促进骨骼修复、补充蛋白质帮助组织再生、控制盐分避免钙流失、适量补充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炎症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钙质摄入促进骨骼修复: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骨折后需通过牛奶、豆制品、芝麻等食物补充。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mg以上,但需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食影响吸收。钙不足可能延缓愈合,过量则增加结石风险,需根据恢复阶段调整。

2.补充蛋白质帮助组织再生: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需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加速骨痂形成,每日建议每公斤体重补充1.2至1.5克蛋白质。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均衡搭配植物蛋白。

3.控制盐分避免钙流失:高盐饮食会导致尿钙排出增加,影响骨骼修复。每日盐摄入应低于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钠过量还可能引发水肿,不利于患处血液循环。

4.适量补充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磷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用海鱼、蛋黄获取。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利用率下降,但过量补充可能引起血钙升高,建议通过检测调整补充量。

5.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炎症反应:骨折初期局部可能出现炎症,辣椒、酒精等食物可能加重肿胀疼痛。刺激性食物还可能影响药物效果,恢复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饮食需结合恢复阶段调整,初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后期逐渐增加营养密度。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保持规律进餐时间。若有慢性疾病需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定期复查骨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