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感觉性失语症是什么

2025.08.05 15:13

感觉性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理解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同时在表达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此类失语症通常与大脑的特定区域受损有关,尤其是负责语言理解和处理的区域。患者在听到或阅读语言时,通常无法正确理解其含义,导致交流障碍。

这种失语症的成因多样,常见于中风、脑外伤、脑肿瘤或其他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患者可能能够流利地说出话语,但所表达的内容通常缺乏逻辑性或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沟通的困扰。尽管发音和语法结构可能保持正常,但由于理解能力的缺失,交流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早期干预和持续的康复训练对改善症状至关重要。

在面对感觉性失语症时,周围人应保持耐心和理解,避免急于纠正或打断患者的表达。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患者思考和回应。创造一个轻松的沟通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对话。鼓励患者使用非语言方式,如手势或图画,来辅助表达。同时,家属和朋友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了解这种语言障碍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