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姜片虫病吃什么药

2025.10.09 17:11

治疗姜片虫病首选药物为吡喹酮,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吡喹酮通过干扰寄生虫的代谢机制,促使虫体痉挛麻痹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成人常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5-20mg,单次顿服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重症感染者或合并其他寄生虫病的情况,医生可能建议分次服药或联合其他驱虫药物。

姜片虫病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小肠引起,常见于生食水生植物如菱角、荸荠等。除吡喹酮外,阿苯达唑也可作为备选药物,但其疗效略逊于吡喹酮。治疗期间需结合症状评估,如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完成驱虫治疗后,建议间隔2-4周复查粪便虫卵,确认疗效。若未彻底清除虫体,需重复用药。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可能被囊蚴污染的水生植物,饮用开水或过滤水。

使用吡喹酮时需注意药物过敏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通常短期内自行缓解。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避免高脂饮食,以防影响药物吸收。接触疫区水源后务必彻底清洗双手,防止粪口途径传播。若服药后出现持续呕吐或皮疹加重,需立即就医。公共卫生层面,需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消毒,切断姜片虫生活史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