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为什么掏完耳朵后有水

2025.06.30 16:17

掏完耳朵后有水可能是外耳道皮肤分泌的耵聍被软化、外耳道炎症导致渗出液增加、掏耳时刺激腺体分泌增多、外耳道进水未完全排出、鼓膜穿孔引发中耳积液。具体分析如下:

1.外耳道皮肤分泌的耵聍被软化:外耳道皮肤分布着耵聍腺,分泌的耵聍通常呈固态。掏耳时若使用液体清洁或耳道潮湿,耵聍可能吸水软化,形成水样物质。过度掏耳会刺激腺体,导致分泌量增加,混合残留水分后更易感知为液体。

2.外耳道炎症导致渗出液增加:外耳道发生炎症时,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液渗出增多。掏耳动作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加剧炎症反应,渗出液与耵聍混合后呈现水样。若伴随红肿或疼痛,需警惕感染可能。

3.掏耳时刺激腺体分泌增多:外耳道耵聍腺和皮脂腺受机械刺激后会反射性分泌增多。频繁掏耳可能打破正常分泌节律,导致短时间内液体分泌物堆积。尤其油性耵聍体质者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4.外耳道进水未完全排出:洗澡或游泳后水分滞留耳道,掏耳时棉签等工具可能将水分推向深处。部分人群耳道弯曲度较大,水分更难自然蒸发,误认为是新产生的液体。

5.鼓膜穿孔引发中耳积液:鼓膜穿孔时中耳分泌物可能经穿孔处流入外耳道。掏耳动作若过深可能触及穿孔区域,使积液外溢。此类情况常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鸣,需及时处理。

掏耳工具需清洁干燥,避免共用。动作应轻柔,勿深入耳道内部。出现持续渗液、疼痛或听力异常时,应停止自行处理并就医。油性耵聍体质者可定期由专业人员清理,减少分泌物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