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掏完耳朵流脓怎么办

2025.10.20 17:58

掏完耳朵流脓应立即停止掏耳避免二次损伤、用干净棉签轻轻吸干脓液防止感染扩散、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情、保持耳道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耳避免二次损伤:掏耳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流脓提示存在感染或炎症。继续掏挖会加重黏膜损伤,甚至引发更深部感染。此时需暂停任何工具接触耳道,减少机械刺激,防止脓液渗入中耳或引发耳膜穿孔。

2.用干净棉签轻轻吸干脓液防止感染扩散:选择无菌棉签,沿耳道外侧轻压吸收脓液,避免深入耳道或用力擦拭。动作需轻柔,防止将细菌推入更深部位。若脓液黏稠或量大,不建议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3.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症状:流脓可能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盲目使用滴耳液或抗生素可能破坏耳道微环境,掩盖病情。部分药物含刺激性成分,可能加剧炎症。需经专业检查后遵医嘱用药。

4.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情:流脓可能伴随中耳炎、外耳道炎或耳膜穿孔,需通过耳镜、分泌物检测等手段确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或感染扩散至颅脑,尤其伴随发热、剧痛时需紧急处理。

5.保持耳道干燥减少细菌滋生:流脓期间避免游泳、淋浴进水,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加重感染。清洁后可用低温吹风机距耳部20cm吹干,但避免直接对准耳道。

出现耳部流脓需警惕感染风险,日常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尖锐工具。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若伴随眩晕、听力骤降等症状,提示病情严重,必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