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拔牙引起的上颌窦穿孔怎么办

2025.10.20 17:59

拔牙引起的上颌窦穿孔需立即停止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采用影像学检查明确穿孔范围、根据穿孔大小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术后预防感染促进愈合、长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发现上颌窦穿孔后需立刻终止拔牙操作,避免器械或外力继续扩大穿孔范围。此时应保持患者头部抬高,减少血液或分泌物进入窦腔,降低感染风险。若穿孔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密切观察。

2.采用影像学检查明确穿孔范围:通过锥形束CT或X线片评估穿孔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状态。影像学能清晰显示窦底骨壁缺损情况,判断是否伴有异物残留或窦黏膜撕裂。检查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是诊断的关键步骤。

3.根据穿孔大小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穿孔小于5毫米可尝试保守治疗,如使用可吸收材料封闭瘘口,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若穿孔较大或伴有窦黏膜严重损伤,需手术修复,常用方法包括颊侧滑行瓣、腭瓣转移或生物材料修补,确保窦腔密闭性。

4.术后预防感染促进愈合:术后需口服抗生素3-5天,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防止气压变化影响伤口。建议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软食减少局部刺激。必要时可给予鼻腔喷雾减轻黏膜水肿,加速窦腔功能恢复。

5.长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定期复查,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认愈合进度。若出现鼻塞、流脓或头痛等症状,需警惕上颌窦炎或瘘管形成,及时干预避免并发症恶化。

出现上颌窦穿孔后需保持冷静,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飞行,防止气压差导致症状加重。日常注意口腔卫生,控制鼻腔炎症。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应尽早考虑手术修复,减少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