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治

2025.01.11 15:16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口服补液、药物止泻、保护肠道黏膜、补锌。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轮状病毒性肠炎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应调整饮食。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要注意少量多次喂养,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人工喂养的患儿可食用米汤、稀释的牛奶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这样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2.口服补液:口服补液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重要措施。因为腹泻和呕吐容易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冲调后给患儿饮用。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等,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药物止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泻药物。常用的有蒙脱石散,可以吸附肠道内的病菌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减少腹泻的次数。但不能自行盲目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4.保护肠道黏膜:使用一些药物来保护肠道黏膜,例如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有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促进肠道功能的正常化。

5.补锌:锌对肠道黏膜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期间适当补锌,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一般采用硫酸锌等锌剂,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给予合适的剂量。

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期间,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着凉。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尿量等情况,如果出现精神萎靡、高热不退、尿量明显减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