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颅内血管畸形这5项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动脉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缺陷,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在血流长期冲击下逐渐膨出形成动脉瘤。这种情况难以预防,一旦发现动脉瘤,多需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采用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等手术方式治疗。

2.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内膜增厚。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时,血管壁承受压力不均,容易形成动脉瘤并破裂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3.感染:某些特殊感染如真菌、细菌感染可侵袭动脉壁,引起动脉炎,使动脉壁遭到破坏,进而形成动脉瘤并导致出血。积极治疗感染源,使用敏感的抗感染药物是关键。

4.创伤:头部遭受严重的外伤时,脑血管可能受到直接损伤,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或者损伤后形成假性动脉瘤,之后破裂出血到蛛网膜下腔。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必要时手术修复受损血管。

5.颅内血管畸形:如脑动静脉畸形,动脉和静脉之间缺乏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血流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导致静脉压力增高,血管壁容易受损形成动脉瘤。可通过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栓塞等治疗方法。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积极控制血压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