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细菌性阴道炎应查哪些项目

2025.04.27 20:09

细菌性阴道炎应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酸碱度检测、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阴道微生物培养。具体分析如下:

1.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细菌数量,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菌群失衡。正常分泌物以乳酸杆菌为主,细菌性阴道炎可见大量杂菌,乳酸杆菌减少或消失。检查需采集阴道后穹隆分泌物,避免宫颈黏液干扰。

2.阴道酸碱度检测:使用试纸测定阴道分泌物酸碱值,正常范围为3.8至4.5。细菌性阴道炎常导致酸碱度升高至4.5以上,因厌氧菌代谢产物削弱乳酸杆菌的酸性环境维持能力。检测时需避开月经期及性生活后24小时内。

3.胺试验: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若释放鱼腥味则为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炎。异味源于厌氧菌产生的胺类物质,如尸胺和腐胺。该试验操作简单,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线索细胞检查:显微镜下观察阴道上皮细胞边缘是否附着大量颗粒状细菌,使细胞边界模糊。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炎的特异性表现,检出率超过20%可辅助诊断。需注意与滴虫或真菌感染鉴别。

5.阴道微生物培养:通过培养法鉴定阴道内优势菌种,明确厌氧菌或加德纳菌等致病菌比例。培养结果可指导针对性用药,但常规诊断中较少采用,因细菌性阴道炎多为混合感染,培养耗时长且敏感性有限。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多项检测结果,避免单一指标误判。治疗前后重复检查可评估疗效,同时需排除其他阴道炎症的干扰因素。日常注意卫生习惯与免疫力调节有助于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