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水电解质紊乱是什么

2024.11.19 09:21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身体内水和电解质如钠、钾、氯、钙、镁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多种调节机制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当某些因素出现时,这种平衡就会被破坏。例如,严重呕吐、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丢失;长时间不进食或过度利尿等情况也会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当发生紊乱时,可能会有多种表现。如果是钠代谢异常,低钠血症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等,高钠血症则可能引起口渴、乏力、烦躁不安等。钾代谢异常时,低钾血症会造成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高钾血症也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如引起心脏骤停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在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适当饮用含有电解质的溶液。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患者,要定期检查水电解质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治疗方面的调整。同时,在使用某些可能影响水电解质平衡的药物如利尿剂等时,也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