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如何诊断附睾结核

2025.11.03 22:12

附睾结核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病理学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附睾结核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逐渐出现附睾硬结、肿胀或疼痛,部分伴随阴囊皮肤粘连或窦道形成。病程较长时可能累及睾丸,形成冷脓肿。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均有典型表现。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手段,可显示附睾不均匀增大、内部回声杂乱或钙化灶,部分可见脓肿形成。严重者可能发现睾丸受累或鞘膜积液。必要时进行CT或MRI进一步评估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3.实验室检测:尿液或精液抗酸染色可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但阳性率较低。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辅助诊断。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能升高,但缺乏特异性。

4.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典型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肉芽肿形成。抗酸染色可能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5.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观察硬结直径,强阳性反应提示结核感染可能。但需注意,接种卡介苗或既往感染者可能出现假阳性,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附睾结核需与慢性附睾炎、肿瘤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治疗前需明确病变范围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规范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必要时结合手术干预。随访中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