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妊娠黄体囊肿

2025.04.16 11:03

妊娠黄体囊肿是指在妊娠期间,由于黄体持续存在并异常增大而形成的囊肿。黄体是排卵后由卵泡壁细胞转化而成的临时性内分泌结构,主要分泌孕激素以维持早期妊娠。正常情况下,黄体会在妊娠早期逐渐退化,但某些情况下黄体未能正常退化,反而持续增大并形成囊肿,即为妊娠黄体囊肿。

妊娠黄体囊肿的形成与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妊娠早期,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当黄体未能按预期退化时,可能会因液体积聚而形成囊肿。这种囊肿通常为单侧性,直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不会对妊娠造成严重影响。妊娠黄体囊肿的症状可能包括轻微的下腹不适或疼痛,但许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产检时通过超声检查偶然发现。

尽管妊娠黄体囊肿多为良性且无症状,但仍需注意其潜在风险。囊肿较大时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导致急性腹痛、内出血等紧急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妊娠黄体囊肿的存在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如早产或流产。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囊肿的大小和变化。若出现异常症状,如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等,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总体而言,妊娠黄体囊肿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观察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