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导致休克是因为什么

2025.01.17 14:36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导致休克的原因包括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毒素释放引起血管扩张、体液丢失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通常由胆石、肿瘤或其他病变引起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汁淤积在胆管内,造成胆管内压升高,进一步引发胆管壁的损伤和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汁中的有害成分和细菌会渗透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最终可能导致休克。

2.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胆管内的细菌感染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主要特征,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等。细菌的入侵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导致休克。

3.毒素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在感染过程中,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释放毒素,这些毒素能够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会使得血压下降,进而引发休克。毒素还可能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进一步加重循环衰竭。

4.体液丢失导致循环血量减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体液丢失。体液的丢失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此时,心脏的泵血能力不足,无法维持正常的血压和组织灌注,导致全身器官缺氧和功能障碍。

5.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循环衰竭,多个脏器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肝、肾、心脏等功能的逐渐衰竭。这种多脏器功能障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休克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引发休克的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