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穿刺出血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腰椎穿刺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压迫止血、保持患者平卧避免活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根据出血量决定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请神经外科会诊。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并压迫止血:腰椎穿刺过程中发现出血,首要措施是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5-10分钟。若出血持续,可延长压迫时间至15分钟,同时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血管损伤。压迫止血能有效减少局部渗血,避免形成血肿。

2.保持患者平卧避免活动:出血后需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6-8小时,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突然坐起或翻身。平卧位可降低脑脊液压力,减少出血风险。24小时内禁止剧烈运动,防止因活动导致出血加重或再出血。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状态,注意是否出现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神经压迫症状。若出现瞳孔不等大或意识障碍,需紧急处理。持续观察24-48小时,确保病情稳定。

4.根据出血量决定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少量出血通常无需特殊药物干预。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可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或酚磺乙胺。用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避免药物禁忌症。

5.必要时请神经外科会诊:若出血导致严重神经症状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硬膜下血肿,需立即联系神经外科。手术干预可能包括血肿清除或减压术,以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压迫。

腰椎穿刺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或热敷穿刺部位。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防颅内压骤增。术后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复查凝血功能异常者应暂缓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