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腰椎穿刺后出血怎么办

2025.09.11 19:34

腰椎穿刺后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压迫止血、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根据出血量决定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外科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并压迫止血:腰椎穿刺过程中发现出血需即刻终止操作,用无菌纱布对穿刺点持续压迫10-15分钟,减少局部渗血。若出血量较大,可延长压迫时间并观察是否形成血肿。操作者需确保压迫力度均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组织损伤。

2.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术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6-8小时,头部不垫枕头,减少脑脊液压力波动引发的继发出血。24小时内限制剧烈活动,避免弯腰或突然体位变化,降低硬膜外血肿风险。密切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及时发现脊髓压迫征象。

3.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关注是否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若出现瞳孔不等大、肢体无力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颅内压增高或脊髓压迫,需紧急处理。记录尿量及肤色变化,评估循环状态。

4.根据出血量决定是否使用止血药物:少量渗血可通过局部处理控制,无需特殊用药。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可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或维生素K。使用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过量导致血栓形成。

5.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外科干预:持续出血或神经症状加重时,需行CT或MRI明确血肿范围及脊髓受压情况。硬膜外血肿超过5mL或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需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减压。

术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增加腹压。出现发热、持续头痛需排除感染可能。严格遵循医嘱复查,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或提前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