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喝酒对乙型肝炎的伤害大吗

2025.08.21 17:54

喝酒对乙型肝炎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饮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肝脏问题,如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本身已经受到病毒的侵害,肝细胞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饮酒后,酒精会被肝脏代谢,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进一步损害肝细胞。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增加肝脏的炎症反应,进而加速肝脏的纤维化过程。饮酒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使病毒更容易繁殖,病情更加严重。对于已经存在肝损伤的患者,饮酒的危害更为明显,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乙型肝炎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酒的危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摄入,也可能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建议患者在饮食中尽量避免酒精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密切关注肝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心理上,患者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因饮酒而导致的情绪波动,影响身体的康复。保护肝脏健康,远离酒精,是乙型肝炎患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