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热邪内伏阴虚脉数痰湿壅盛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热邪内伏阴虚脉数痰湿壅盛是中医学对特定病理状态的概括,指体内热邪潜伏、阴液亏虚、脉象快速,同时伴有痰湿阻滞的复杂证候。这一表述综合了病因、病机与症状特点,反映机体处于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的失衡状态,需通过辨证施治调整阴阳、祛邪扶正。

从病机分析,热邪内伏指外感或内生的热邪深藏于体内,未被彻底清除,长期耗伤阴液,导致阴虚生内热;脉数是阴虚阳亢或热邪鼓动气血的体现,脉搏跳动频率增快;痰湿壅盛则因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聚湿成痰,痰湿与热邪胶结,进一步阻滞气机。此类证候常见于慢性炎症、代谢紊乱或感染性疾病后期,症状可表现为午后潮热、咽干口燥、咳痰黏稠、胸闷脘痞等,舌象多见红少苔或黄腻苔。

调理需注重清热养阴与化痰祛湿并举,避免单纯泻火或滋阴导致痰湿加重。用药可选用青蒿鳖甲汤合二陈汤加减,青蒿透热外出,鳖甲滋阴潜阳,二陈汤燥湿化痰,但需根据痰湿与热邪比重灵活调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滋腻,以免助湿生热。若兼见气虚或血瘀,需配伍益气活血之品。治疗期间需监测脉象与舌苔变化,防止过度清热损伤脾胃,或过度利湿加重阴虚。此类证候提示机体处于多重矛盾状态,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分层论治,不可自行滥用寒凉或温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