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拔牙之后牙齿痛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拔牙之后牙齿痛可能是创口正常反应、感染、干槽症、邻牙损伤、牙槽骨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创口正常反应:拔牙会对牙龈和牙槽骨等组织造成创伤,创口处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身体会产生疼痛反应。这是身体正常的防御机制,提醒受伤部位需要保护和恢复。一般这种疼痛在拔牙后的1-2天内比较明显,随着创口的愈合会逐渐减轻。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创口即可。

2.感染:如果拔牙后创口受到细菌污染,就容易引发感染。比如拔牙后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残留于创口处,或者拔牙前牙齿本身就存在炎症没有完全消除。感染会导致创口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对创口进行清创处理,可能还会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3.干槽症:多发生于拔牙后的2-3天,主要是拔牙创口的血凝块脱落或者形成不良。可能与拔牙创伤较大、拔牙后过早漱口或刷牙等因素有关。干槽症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一旦确诊为干槽症,需要医生对拔牙创口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然后填塞碘仿纱条等促进创口愈合。

4.邻牙损伤:在拔牙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邻牙。例如邻牙的牙体组织被破坏,或者邻牙的牙周膜受到损伤。邻牙损伤后会出现疼痛、松动等症状。如果是牙体组织损伤较轻,可进行适当的修复治疗;如果牙周膜损伤,需要让邻牙休息,避免咬硬物,一般可逐渐恢复。

5.牙槽骨损伤:拔牙时如果用力不当或者牙齿本身的解剖结构复杂,可能会导致牙槽骨骨折等牙槽骨损伤情况。这会引起疼痛和肿胀,并且可能影响创口的愈合。较小的牙槽骨损伤可自行愈合,严重的需要进行复位固定等处理。

拔牙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避免吃过热、过硬的食物,不要用舌头舔创口,尽量减少对拔牙创口的刺激,这样有助于创口的愈合,减少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