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治疗消化性溃疡

2024.12.21 10:00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是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基础。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同时,减少咖啡、浓茶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饮品摄入。保持乐观的情绪对于溃疡的愈合也非常重要,因为精神压力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调等情况,不利于溃疡的修复。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₂受体拮抗剂。PPI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H₂受体拮抗剂也可减少胃酸分泌,但效果相对较弱。还需要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像铋剂等,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促进溃疡愈合。如果患者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还需要进行根除Hp的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

3.内镜治疗:内镜治疗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情况。对于溃疡出血,内镜下可以采用注射止血药物、热凝止血或使用止血夹等方法进行止血。这些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迅速止血,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在溃疡穿孔的情况下,如果穿孔较小且患者情况允许,也可尝试内镜下修补穿孔。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以及胃溃疡疑有癌变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等。胃大部切除术通过切除胃的大部分,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同时去除了溃疡病灶。但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倾倒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等,需要患者在术后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康复和调理。

5.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多与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调节气血。例如,一些中药方剂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功效。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也可用于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针灸可以调节胃肠的蠕动和分泌功能,推拿则有助于改善腹部的气血运行,减轻胃肠不适症状,但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如果出现腹痛加剧、黑便、呕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溃疡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