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炎的分类有哪些

2025.08.01 08:56

脑炎的分类包括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真菌性脑炎、寄生虫性脑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脑炎。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脑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病毒通过血液或神经途径侵入脑组织,导致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诊断依赖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2.细菌性脑炎:由细菌感染导致,如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球菌等。细菌通过血脑屏障或直接扩散进入脑部。症状包括高热、颈项强直、精神异常。脑脊液培养和涂片检查是确诊关键。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3.真菌性脑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病原体如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真菌通过血液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隐匿,可能表现为慢性头痛或认知障碍。脑脊液真菌培养和抗原检测有助于诊断。抗真菌药物需长期使用,治疗周期较长。

4.寄生虫性脑炎: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如弓形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通过食物或接触传播进入脑部。症状多样,可能包括癫痫、局灶性神经缺损。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是重要诊断工具。治疗需针对特定寄生虫使用驱虫药物。

5.自身免疫性脑炎: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脑组织所致,可能与肿瘤或感染触发有关。症状复杂,包括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抗体检测和脑脊液分析是诊断核心。免疫调节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是主要方法。

脑炎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避免延误治疗。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案差异显著,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预防感染和早期识别症状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