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衰竭如何治疗

2025.01.11 14:49

肝衰竭的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针对病因治疗、并发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内科综合治疗:内科综合治疗是肝衰竭治疗的基础。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保证能量供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如补充钾、钠等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或碱中毒。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K等,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等。同时,可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等,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

2.人工肝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能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通过血浆置换等方式,可清除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内毒素、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例如,血浆置换是将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分离出来,再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也能为肝移植争取时间。

3.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内科治疗和人工肝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肝移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选择肝移植时,需要考虑供体肝脏的来源、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等因素。移植后还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异反应,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确保移植肝脏的正常功能。

4.针对病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对肝衰竭的恢复至关重要。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如乙肝病毒所致,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对于药物性肝衰竭,应立即停用可疑的肝损伤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控制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5.并发症治疗:肝衰竭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感染等,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必不可少。对于肝性脑病,可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如使用乳果糖等药物,调整患者的氨基酸比例。腹水患者可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促进腹水排出。对于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肝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保持积极的心态。饮食方面要严格按照要求,避免摄入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定期进行各项检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与感染源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