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的情况都有哪几种

2025.02.01 15:51

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药物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功能性便秘:这是最常见的便秘类型。主要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水分摄入不足、运动量过少等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结,难以排出。例如长期久坐办公室、很少吃蔬菜、水果的人群容易出现功能性便秘。

2.器质性便秘:由身体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像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道肿瘤等,会阻碍粪便的正常通行。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便秘。这类便秘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消瘦等。

3.药物性便秘: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引发便秘。比如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抗胆碱能药物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肠道的神经传导或肌肉运动,使肠道蠕动减慢。例如,患者在使用某些治疗精神疾病的抗精神病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便秘症状,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老年性便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便秘。同时,老年人牙齿不好,可能会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而且运动量相对较少,腹部肌肉力量减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便秘。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也可能增加便秘的风险。

5.习惯性便秘:多因长期抑制排便反射而形成。例如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或环境因素,经常忽视便意,久而久之,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减弱,从而导致便秘。这种便秘一旦形成,较难纠正,需要逐渐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在应对便秘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运动,避免长期久坐。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便血、腹痛剧烈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