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为什么先天性食管闭锁

2025.03.05 16:30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罕见的胚胎发育异常,表现为食管在发育过程中未能形成连续的管道,导致食管上段与下段之间出现闭锁或异常连接。这种疾病通常在新生儿期被发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发生与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和气管的分化异常密切相关,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些信号通路异常可能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疾病。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食管和气管由同一原始前肠分化而来。正常情况下,食管和气管会逐渐分离并形成独立的管道。在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情况下,这一分化过程出现异常,导致食管未能完全贯通或与气管形成异常连接,即食管气管瘘。根据解剖结构的不同,先天性食管闭锁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上段闭锁合并食管下段与气管形成瘘管。这种异常结构会导致新生儿在喂食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X线造影或超声检查。一旦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通常需要在新生儿期尽早进行,以恢复食管的连续性和功能。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但术后仍需密切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吻合口狭窄或食管功能障碍。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患儿可能伴随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心脏缺陷或脊柱异常,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预防,目前尚无明确的方法,但孕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定期产检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夫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的疾病,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儿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