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精神药物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4.11.22 16:01

精神药物有可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许多精神药物在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同时,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方面,精神药物可能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例如,某些抗抑郁药物会干扰胃肠道内的神经递质平衡,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同时,也会影响胃肠道中5-羟色胺的水平,进而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分泌等功能,使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出现异常,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腹痛、早饱等。另一方面,精神药物还可能改变胃肠道的敏感性。一些药物使得胃肠道对正常的生理刺激变得更为敏感,轻微的食物刺激就可能引发不适的感觉,影响正常的消化过程。

在使用精神药物期间,如果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情况,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因为突然改变精神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出现的频率等,以便医生综合判断。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使用一些改善消化功能的药物。同时,患者在饮食上也要做出调整,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整体的身体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化不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