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镜能检查出什么病

2024.12.19 15:47

肠镜能检查出肠道炎症、肠道息肉、肠道肿瘤、肠道憩室、肠出血病因等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炎症: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状态,当肠道存在炎症时,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例如溃疡性结肠炎,肠镜下可见黏膜广泛的溃疡形成,黏膜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的充血、水肿,还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对于克罗恩病,肠镜下可发现肠道黏膜呈节段性病变,有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等特征,有助于明确炎症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肠道息肉:在肠镜检查中,肠道息肉很容易被发现。息肉在肠镜下表现为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等。小的息肉可能仅为黏膜表面的微小隆起,大的息肉可占据较大的肠腔空间。通过肠镜还能确定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并且可以对息肉进行活检,明确其病理性质是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等,对于判断息肉是否有恶变倾向非常重要。

3.肠道肿瘤:肠镜是诊断肠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对于结肠癌,肠镜下可看到肠腔内肿块,肿块表面可能凹凸不平、质地脆,容易出血,还可能伴有肠腔狭窄。直肠癌在肠镜下也有相应的表现,如直肠黏膜上的肿物,有时可呈菜花状。肠镜还能发现早期的肠道肿瘤,对于一些微小的癌前病变,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也能及时发现,并且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

4.肠道憩室:肠道憩室是肠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结构。肠镜检查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憩室的开口、大小和形态。憩室的开口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有的憩室可能较浅,仅为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膨出,而有的憩室可能较深,累及肌层。通过肠镜观察憩室的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憩室炎,如憩室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还可以评估憩室是否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5.肠出血病因: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肠出血时,肠镜有助于查找病因。如果是肠道血管畸形导致的出血,肠镜下可看到黏膜下血管迂曲、扩张,呈紫红色或蓝紫色的改变。如果是肠道溃疡引起的出血,能看到溃疡面以及溃疡周围的渗血情况。肠道肿瘤破溃出血时,也能通过肠镜发现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出血的状态等,从而为针对性的止血治疗或进一步的病因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肠镜检查前,通常需要进行肠道准备,要按照医嘱服用泻药,以清洁肠道,确保肠镜检查的准确性。检查后要注意休息,根据检查情况,如是否进行了活检或息肉切除等,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