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有便血应该如何治疗

2024.12.27 10:31

便血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便血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例如多吃芹菜、香蕉等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肠道负担,对于因便秘等引起的轻度便血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药物治疗:根据便血的原因可使用不同药物。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便血,可使用痔疮膏、栓剂等局部药物,如马应龙痔疮膏,能减轻局部炎症和出血症状。对于肠道感染导致的便血,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像细菌性痢疾要用抗生素治疗。还可使用一些改善凝血功能的药物,如维生素K等,用于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便血。

3.内镜下治疗:对于肠道息肉、早期肿瘤等引起的便血,内镜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内镜下可以进行息肉切除术,直接去除病变组织,从而达到止血和治疗病因的目的。对于一些较小的血管畸形出血,也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操作,如电凝止血、注射止血药物等,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4.手术治疗:当便血是由严重的肠道疾病,如结肠癌、直肠癌、严重的痔疮或肛瘘等引起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痔疮,如Ⅲ度、Ⅳ度内痔或混合痔,可能需要进行痔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来彻底解决便血问题。手术治疗能够直接去除病因,但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

5.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便血。例如,对于脾胃虚寒型便血,可采用温中健脾、养血止血的方剂,如黄土汤等。中药坐浴也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便血,一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也可能对便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便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排便,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明确便血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果便血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