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结核要注意什么

2025.03.11 11:55

肺结核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规范用药、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心理调适,具体分析如下:

1.隔离防护: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应做好呼吸道隔离措施。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良好,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过的纸巾需妥善处理。与家人接触时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交谈。餐具、洗漱用品应单独使用,定期消毒。外出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传播风险。

2.规范用药:抗结核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等,需及时与医生沟通。坚持完成6-9个月的治疗疗程,防止耐药性结核菌产生。

3.营养支持: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摄入。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促进组织修复。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热量供给,适当增加主食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4.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液检查,评估治疗效果。每月复查肝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咳嗽加重、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复查,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心理调适:肺结核病程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应正确认识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获得情感支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对肺结核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对控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