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痛风性肾病

2024.11.25 13:06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盐会在肾脏沉积。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这是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表现。还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开始减退。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肾脏的代谢和排泄等功能,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其发病原因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饮酒尤其是啤酒、肥胖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对于痛风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诸多注意事项。饮食上要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减少高嘌呤食物的食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要增加水分摄入,充足的饮水有助于尿酸的排泄,每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避免饮酒,酒精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肥胖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要慎用可能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痛风性肾病病情,避免药物对肾脏造成进一步损害。